close

旅行中最開心的,莫過於有一群志同道合、可以隨時嘻笑打鬧的旅伴!

雖然大家平時都在吃喝玩樂不務正業,不過今天在有氣質的佩娟帶領下,我們要來一趟排灣部落的文化洗禮囉^^



相傳排灣族的祖先是在陶壺中被孕育成的。百步蛇圍在陶壺旁守護。
當太陽的光芒照射在陶壺上的時候,誕生了排灣族一男一女的祖先;因此排灣族人自稱為太陽的子女。




吾拉魯滋部落,對大家來說應該還很陌生,其坐落於沿山公路
(185縣道)旁、萬金聖母聖殿附近。
2009年因八八風災山河變遷,泰武村有地層滑動之虞,故經勘測並與部落族人協商後遷往,
並將部落名稱改回傳統排灣族語「吾拉魯滋」,在雄偉神聖的北大武山腳下延續聖山守護者的角色。



如同其他永久屋模式,統一格局、寬敞道路,建築外觀並無特別之處,
不過這家有著太陽符號的標誌,肯定是個頭目來著!



排灣族有嚴謹的貴族制度,階級分明,其裝飾工藝頗為發達,尤其擅於木雕、刺繡。
濃濃的原住民風格裝飾著理事長的家。是說這門牌好威呀!



排灣族有三寶,即青銅刀、古陶壼與琉璃珠,均是貴族階級傳家之寶。
青銅刀為頭目家屋中的神靈象徵;陶壺是頭目家族權勢、財富的象徵;色彩豐富的古琉璃珠,是男女老少都珍愛的珠寶。

擺放越多就越有財,看看這滿櫃,理事長您發啦!



部落遷到永久屋已經
3年多,但在族人的眼前,舊家與新家之間就是「不一樣」,
1200公尺的山區遷往平地,這大頭目該怎麼當呢?



一場莫拉克讓族人被迫遷到山下的永久屋,不過泰武村民在這兒,
可以隨時遙望家鄉的聖山
~北大武山,至少在情感上能得到些許慰藉。
這家雜貨店我端望好久,真的看不出來陶壺裡賣什麼藥



悠遊散步整個部落給人很清新的感覺,看得出居民很用心在維護自己的家園。



看得出這是間幼稚園嗎!樑柱上的童趣畫作、超迷你的低架洗手台真是好可愛喔!



綠草如茵大操場的另一邊,就是以傳唱排灣傳統歌謠著名的泰武國小
泰武國小古謠傳唱隊以專輯「歌開始的地方」獲得了第23屆金曲獎「最佳傳統音樂詮釋獎」的殊榮。




沒看過這麼色彩豐富、充滿活潑創意的司令台吧!
這是曾擔任學校國際志工的捷克籍志工,帶領全校師生一起彩繪的成果,真是太有趣了!



校區房屋大多採單斜面屋頂和仿石板搭配設計,菱形圖案營造出濃濃的原民風格。



正門右邊牆面的馬賽克拼貼,是排灣族重要的民族起源傳說要素:太陽、百步蛇、陶壺。



沒想到特殊的琉璃珠造型也可以做成車擋,超有特色的。是說我們在這裡玩好久喔



進入走廊前的男女木雕像,象徵著男的勇猛、女的賢慧呀,哈哈哈!



隨部落遷下山的泰武國小,不僅為全台第一座重建完成的小學,也是屏東首座〝屋頂即為太陽能板〞的學校。
而大大小小高掛的彩繪琉璃珠也是校景的一大特色。



學校的牆上充滿各式各樣的彩繪和英語句子,也有許多母語置於其中。



泰武國小因古謠傳唱隊常獲邀國際性表演,因此有國際志工往來,多語教學藉此也提升了學生的語文能力。



一樓洗手間採用馬賽克拼貼及彩繪,童心未泯的設計讓人驚喜連連




二樓教職員洗手間則是以木雕來標示男廁女廁,在在顯現排灣族工藝的精湛



開放式的讀書空間,在原木上啃書肯定非常有味道!



開放空間的音樂教室,就把鋼琴放在一隅,學生隨時可以練習,好自由的學習風喔!



泰武國小在八八風災後歷經四次搬遷,直到落腳吾拉魯滋永久屋部落,
學校播放古謠當上下課鐘聲,走進校園裡,隨時可聽見學生們哼唱古謠。



不可思議的書屋圖書館也太城堡夢幻了,彷彿進入童話世界,這樣小朋友應該超想走進這扇門吧……



融合傳統與現代,遊走園區彷彿置身於一座藝術中心。

成圓弧型的學校,雖然只有小小的一棟,卻有大大的驚喜與故事等著大家來挖掘!



逛完充滿童趣的泰武國小,我們在泰小石板屋稍作休息,來享用著名的有機阿拉比卡「泰武咖啡」。






泰小石板屋是個藝術小屋,除了宣傳泰武咖啡,
裡面陳列、販賣著學校學生的手工藝創作品、圖繪書籤與古謠傳唱隊的音樂
CD



排灣族是熱愛藝術的族群,在臺灣原住民各族中,排灣族的織繡木雕可以說是最突出的。



此外還有排灣族各工坊的特色工藝品:木雕、琉璃珠、織品、皮雕等,如同一個排灣傳統工藝文化市集。






泰小石板屋不只是商店,更是一處「泰武國小」要將排灣族文化介紹給來此拜訪的朋友們的文化交流之地。
而作為一個藝文中心現場當然少不了絕配的「泰武有機咖啡」咖啡香。





喝著冰涼好喝的泰武特調冰咖啡,搭配最近超夯的麥芽糖夾心餅乾,
讀著排灣族傳統紋手文化,好個身心靈的滿足!



午后圍繞在長長桌邊,我們邊品味咖啡、邊欣賞精美排灣工藝、
邊聆聽欣賞「泰武國小古謠傳唱隊」的天籟歌聲,真是太幸福悠閒的享受了!




離開平地,我們要往泰武部落挺進囉!沒想到沿途有許多單車族與登山客與我們同行
泰武村以森林之村為名、群山環繞,向來是守護北大武山的部落。



有如佇立於聖山前的勇士般,登山者必須行經領地才能靠近聖山。
不過聽說走到登山口要好幾小時,半山腰的風景很棒,可以遠眺整個屏東。



排灣族人曾遷移多次,於民國五十年才下遷至海拔約752公尺,
四面環繞著北大武山群及南大武山群各峰的泰武部落,如今已經人去樓空
部落族民雖搬遷至永久屋,但大家都仍持著不棄原鄉的信念。
舊部落雖家戶深鎖,但大家定期會上山採豆,也不時會發動社區居民上山整理環境,
山上建築生活機能其實也都還在,不致於荒廢湮沒。




泰武一帶海拔適中、雲霧繚繞,適合咖啡生長,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種植。
裡頭有戶相當特別的咖啡農,就是曾拿下第17屆金曲獎原住民最佳專輯和最佳演唱的哈雷樂團的哈雷咖啡
他們說,這些咖啡可是聽歌長大的,當然特別香醇!



泰武的咖啡農多半不施肥也無蟲害,因此唯一影響咖啡品質的兩大因素僅有海拔高度與天候條件,
海拔
700公尺以上因午後盛行雲霧,與原生環境(非洲衣索比亞)相類似,
加以排水良好,根系發育強壯,咖啡質量已達世界水準。



「泰武部落」這個以種植有機阿拉比卡咖啡豆漸受矚目的傳統排灣族聚落,
雖然已遷居山下新住所,吾拉魯滋的居民在天氣晴朗時仍常常上山巡視、管理他們位於部落不遠的咖啡園。



坐在山區懷抱優閒心情,啜飲著高山泉水調煮的泰武咖啡,
絕美的大武山景,香醇濃厚的回甘口感,不僅是人生一大享受,更是味蕾的美好記憶。



旅行中總是會有意外的驚喜插曲,這桌的大哥大姐超級活潑熱情,不斷的向我們邀歌,
還拿出自家種的超甜連霧請大家品嘗,AV8D都好嗨森喔!



來到原住民部落,一定要大快朵頤山豬肉的呀。外表像竹筒飯粽子的奇拿富我還是第一次嘗鮮。



遙望泰武舊部落,很難想像那兒已經無人居住。
不過不得不遷居到北大武山下的吾拉魯滋部落,族人並沒有放棄咖啡產業,
在原住民及泰武鄉公所輔導下,以純淨、本土、客製化三大訴求,
推動有機品牌認證,咖啡農也各自發展出自有品牌。
 



台灣的咖啡人口逐年成長,本土產的咖啡豆,量少但風味絕佳。
現在到大武山區登山、騎鐵馬、旅遊,十多家的咖啡莊園頭角崢嶸,大家齊心推動著泰武咖啡產業。
屏東泰武鄉則是以獲得有機咖啡轉型期認證,以及日據時代阿拉比卡優良種源,逐漸獲得咖啡老饕們的重視。



耶!好有趣的排灣文化部落巡禮,今天不只吃吃喝喝,更長了許多知識。
泰武所提供的美感生活經驗不僅是第一,而且也是唯一。
歡迎大家有空也上山來品嚐咖啡、聊是非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