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美麗的寶島台灣,總共有368個鄉鎮區嗎! 這裡是南臺灣的購物天堂,匯集上千家全台獨特商店。全台獨家的OPEN小將魔法主題餐廳就位在美食街內。 建於清光緒九年的旗津燈塔已有130年的歷史了,八角形磚造的巴洛克式建築很是唯美。
這次我跟隨著食尚玩家的腳步來到了南台灣美麗的港都─高雄。
在高雄縣市合併後,納入旗山、鳳山、岡山,從臨海的閩南、靠山的客家、到深山的原住民
讓我們來感受大高雄的無窮魅力吧!
高雄市總共有38區,LING這次實地走訪其中30區,才發現原來有這麼多我陌生的地名
而每個鄉鎮區都有其特色,親自走訪才會有深刻感受。
鹽埕區─駁二藝術特區:舊碼頭很藝術
高雄市政府推動的高雄港碼頭轉型計畫,將閒置空間再利用,不定期展出讓藝術有更開放的平台。
鼓山區─高雄市立美術館:休閒踏青好去處
高美館是南臺灣最具規模的藝術中心,館內外處處充滿藝術氣息。
公車候車亭也別具設計,標誌創作更讓人會心一笑。
左營區─世運主場館:第一座太陽能運動場館
由伊東豐雄設計監造的世運主場館,以螺旋形的外部構造和太陽能光電板屋頂構成,
成為全球首座使用太陽能的綠建築運動場館。
楠梓區─高雄都會公園:垃圾山變身公園
前身為垃圾掩埋場,10年之後搖身蛻變為綠色公園。
三民區─三鳳中街:南北貨集散地
北迪化、南中街,一向是南北貨的代名詞。三鳳中街已有百年歷史,在此經營的多半為三、四代以上了。
新興區─高捷中央公園站:把車站變森林公園
以「摩登高雄」為捷運站風貌主題,將中央公園的陽光與寧靜引入地下站體,使旅客一出站就能感受到清新的綠意。
出入口採用輕巧的組構方式和金屬材質,展現力學與美學,更襯托出「飛揚」的意念。
前金區─城市光廊:街道藝術化全台首例
城市光廊全長150公尺,當初是由九位在地藝術家規劃以「光」為主題,
所創作出的一系列公共藝術之作品,是改變這座城市美學最關鍵的幕後功臣。
苓雅區─玫瑰天主堂:台灣第一座天主教堂
玫瑰天主堂是台灣第一座天主教堂,也是亞洲三大聖堂之一。
在1928年遷址重建,美麗風貌在2001年曾獲得全國歷史建築百景的冠軍。
玫瑰天主堂採哥德式建築,堂內天花板富有變化的圓拱形凸出裝飾線條,莊嚴又美麗。
前鎮區─夢時代:逛不完的百貨
來這裡邊逛街邊散步,真是度過悠閒假日的好去處呀!逛累了來吃口冰品吧!
旗津區─旗津燈塔:唯美巴洛克風
來旗津別忘了一定要吃烤小捲,便宜又大隻啦!
從來不知道高雄還有這一片地方,在一台台飛機起降的小港天空下,有這上百頃的自然生態區,為這座城市減碳。
小港區─熱帶植物園:高雄最後一塊淨土
鳥松區─鳥松濕地公園:全台第一座濕地公園
大社區─百年棗樹:一顆蜜棗6萬元
鳳山區─打鐵街:見證先民開墾史蹟
岡山區─明德豆瓣醬:台灣第一瓶豆瓣醬
永安區─永安區公所:鹽田濕地賞鳥賞林賞建築
梓官區─田媽媽餐廳:現撈海之味
茄萣區─興達港:烏魚子大港
燕巢區─妙星蜜餞:沒店面的人氣酸甘甜
林園區─詹家鴨肉飯:肉嫩帶煙燻香
大寮區─中保亭:道士家族大本營
仁武區─橋邊鵝肉店:鵝油蔥酥飄香到國外
田寮區─漢來花季度假飯店:惡地下的五星大飯店
橋頭區─橋頭仔糖廠:糖廠變片廠
橋頭糖廠百年前是台灣最先進的機械化科技工廠,1999年停下製糖步伐,現在居民用電影來述說當年的繁華!
「白屋」原是橋仔頭糖廠內的招待所,是輝煌時期用來招待日本官員與重要客戶的地方。
佔地2公頃的招待所原有相撲場、網球場,直到3年前文史工作者向台糖承租整修,庭院深深的別墅才終於對外開放。
白屋內可以看見混合中西日式的建築,還有好喝的甘蔗紅茶和點心!
阿蓮區─日月星土雞城:豆乳雞鮮美香酥
路竹區─禾光牧場:擠羊奶、吃牧草饅頭
美濃區─秀宜粄條店:客家特色小吃
內門區─紫竹寺:宋江陣祈福保平安
旗山區─旗山火車站:日治時屹立至今
旗山火車站建於1910年,建築融合日式和維多利亞風格,也是逛旗山老街的起點。
大樹區─高屏舊鐵橋:百年古蹟橋墩
有著虹型24座橋拱的高屏舊鐵橋是日本設計興建,全長1526公尺,是當時亞洲最長的橋。現在則規劃為濕地生態公園。
實地走訪大高雄30區,才發現原來台灣有好多的第一、原來地名的由來是這樣呀……每個鄉鎮都有其特色發展。
「旅行台灣368」計畫真的很用心,鼓勵大家用吃喝玩樂的方式來愛台灣這片土地,希望我也能朝著全台灣玩透透的目標邁進囉!